当前位置:滋补养瘦月子餐-孕期滋补-孕后调理滋补娱乐阿迪力
阿迪力
2023-02-19

阿迪力个人资料

阿迪力·吾休尔--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达瓦孜艺术的第六代传人,曾五次成功打破高空行走世界纪录。这位维吾尔族的英雄、中华民族的骄子,曾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的接见。

阿迪力简介

1997年7月4日,新疆"达瓦孜"传人阿迪力没带任何保险绳,仅用13分48秒就徒步走完600米跨越长江三峡高空钢绳,首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阿迪力

2000年10月6日,阿迪力没带任何保险绳,成功跨越架设在南岳衡山芙蓉峰和祝融峰之间长达1399.6米的钢丝,创造了"无保险高空走钢丝世界最长"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2年4月16日-5月11日,阿迪力在北京平谷县金海湖上创下了"高空生存25天"的纪录,引起全界的关注,被誉为中国的"高空王"。

2009年4月25日,在首次挑战失利6个月后,25岁的新疆达瓦孜第七代传人、高空王子阿迪力的侄子赛买提再次向张家界天门山高空钢丝发起挑战,向走钢丝最大坡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冲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行走,赛买提终于挑战成功。

2009年7月5日,阿迪力正式开始挑战新疆喀纳斯景区高空钢丝,高空王子阿迪力 此次高空走钢丝表演在新疆喀纳斯景区月亮湾到卧龙湾举行,跨度达1100多米,海拔高度西北岸1600余米,东南岸高程1400余米。阿迪力的此次表演,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海拔最高,此前高空钢丝最高是436米,而此次在喀纳斯海拔达1670米;其次是表演时有两人从两端开始行走,并在中间交叉。最终挑战成功,再一次刷新了他的个人与世界纪录。

2013年8月10日高空王阿迪力在广州尝试新挑战--从116米的广州塔第23层出发,凌空横跨珠江江面,最终到达海心沙,届时他将携三名徒弟上场表演。这是历经沙场的阿迪力首次在城市中心地标建筑上进行高空走钢丝表演,也是广州史上最高难度的一次高空挑战。

阿迪力钢丝英雄

2001年10月25日,阿迪力在南岳衡山的举动,使人们再一次认识了这位杰出的"达瓦孜"艺人。这个维吾尔族的小伙子,如今已成为人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那天下午,阿迪力应邀来到南岳,开始跨越架在玉板桥和凤凰峰之间高66米、长260米的斜拉钢丝。在距终点3、4米的地方,由于手中平衡杠碰到山间松树,他意外的从钢丝上跌下来。当人们及时将阿迪力从山间抢救上来,他却在亲朋好友的劝阻声中,竟然连身上尘土都没拂去,带着伤痛,以比第一次更快的速度从失败地点飞掠而过。一位现场的女观众说,"阿迪力完全可以不用再挑战,这样做太危险了,但他表现出的英雄气概确实让人钦佩。"阿迪力事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观众来看我表演,我就要对得起他们。阿迪力没有失败,失败对'达瓦孜'就是意味着死亡"。

不系绳索

"高空走钢丝"这项运动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神奇,除阿迪力之外,加拿大籍美国人科克伦、河南飞车杂技团的张生雷等人也能表演,有的行走速度甚至比阿迪力还快。但论勇气和心理素质,全世界就无人能与阿迪力匹敌。阿迪力"达瓦孜"是维吾尔语,意指"高空走大绳",古代又称"走索",是维吾尔族传统民间杂技表演艺术。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在历史上,许多"达瓦孜"世家代代传艺不衰,有的甚至西出国门,沿丝绸之路,曾到印度、红海之滨、埃及等地卖艺。 "达瓦孜"的真谛在于不系保险绳,因此危险性极高。在"达瓦孜"的历史上,有的艺人不慎跌伤,落下残废,无人料理,有的则当场丧命。在新疆,至今只剩下阿迪力一个家族进行表演。"你不系保险,难道就不怕摔下来吗?"不少记者曾担心地问过阿迪力。作为"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阿迪力却笑着反问记者:"如果系上保险绳,走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一夜成名

已有430多年达瓦孜表演史的阿迪力家族,在新疆已是家喻户晓。但阿迪力这个名字真正从新疆走向大江南北,还是从1995年11月7日起。

1995年10月28日,"世界空中王子"--51岁的加拿大人杰伊·科克伦,没采用任何保险措施,手握横杆,在53分10秒的时间内,成功跨越架设在长江三峡夔门上长600多米的钢丝,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当时准备赴昆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阿迪力,在成都的一家旅馆目睹了全过程。"看到科克伦的表演,我十分难过。在中国的地方,竟然让外国人先走成功。科克伦能走过去,我也要走过去,而且要比他走得更快!阿迪力耿耿于怀地说:"第一个过三峡应该是我"。 1994年秋天,原国家体委就准备举办国际跨越三峡比赛。正当阿迪力全力训练时,比赛却因故取消。阿迪力又决定1995年6月20日跨越三峡,因为没筹措到足够资金,只好再次取消"。带着无奈和困惑的阿迪力来到昆明。在运动会现场,新华社一位女记者亲眼目睹了"达瓦孜"艰苦、惊险的训练,她被"达瓦孜"的神奇魅力深深折服,同时深信24岁的阿迪力有这个实力。于是,1995年11月7日,距科克伦跨过三峡不到10天,这位女记者将一条《"达瓦孜"传人欲向空中王子挑战》的消息,通过新华社,以中、英、法、德等多种文字播发,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阿迪力至今对这位女记者仍心存感激,"当初我对许多人说,我要走三峡,但绝大多数人不相信我的实力。可她这深信不疑,是她给了我信任。"尼克·瓦伦达

英雄落泪

"只要有鹰飞过的地方,架根钢丝,我就能过"。说出如此豪言壮语的英雄,当面对资金的窘迫时,阿迪力--这只钢丝上的雄鹰落泪了。

"当初为筹措挑战的基本费用,我们就像戈壁滩上骆驼,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到处寻找演出市场,一边靠登台演出集资,一边向群众宣传跨越三峡计划,发动群众捐款。一年多过去了,却只筹措到几万元。"阿迪力说。直到科克伦跨越三峡成功20个月后,阿迪力的精神终于打动了有关领导。在重庆、奉节等市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阿迪力筹措到40万元资金,但仍然与实际的需求有较大差距。走同样一根钢丝,科克伦花费了200万元。阿迪力说,"我当时十分珍惜这个机会,虽然钱少了点,但省一省还可以凑合。"以下的一组对比就很能说明阿迪力当时的情形:钢丝,科克伦由72对斜拉钢索固定,踩上去稳定,不太晃动;阿迪力只有36对固定,踩上去晃动较大;平衡竿,科克伦用高级钛合金制作,阿迪力用普通铝合金制作;鞋,科克伦是特制超薄型鞋还佩戴特制墨镜以固定视力阿迪力是一双牛筋底靴,裸目。饮食,科克伦有专门营养师配餐,达到营养均衡全面,阿迪力只有从家乡背来的一兜馕和矿泉水。筹备工作,科克伦拥有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拥有专业的公司协助操作,筹备时间长达1个多月;阿迪力的筹备则悄无声息,没有开过新闻发布会,甚至他自己带人到现场施工,维修钢索,整个筹备期只有十几天。

在1997年6月22日,阿迪力成功了,他以13分48秒的成绩刷新了科克伦53分10秒的记录,同样距离、同一根钢丝,阿迪力比科克伦的少用时39分。现在看来,阿迪力当初的筹备工作显得有些鲁莽。然而,正是这鲜明的对比,凸现出阿迪力的实力和决心。

违背父训

阿迪力虽然是"达瓦卫孜"的第六代传人,但他没有得到过一天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并且还违背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1971年7月1日,阿迪力出生在驰名中外的小刀之乡--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当他出生时,父亲吾守尔·木沙已71岁高龄。作为"达瓦孜"第五代传人。苦练一生"达瓦孜"绝技的吾守尔·木沙,到了72岁还为生活所迫登台表演。在他的一生中,不但目睹了太多"达瓦孜"艺人的不幸。而自己人到年老体衰时依然一无所有。因此,在他76岁临终时,立下遗嘱:儿女们不允许从事"达瓦孜"表演,这门技艺太危险了。父亲去世时,阿迪力只有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性喜欢冒险的阿迪力,8岁时违背了父亲的遗嘱走上大绳。在他执意请求下,10岁正式跟随父亲生前好友--英吉沙杂技团的汉族教练刘福生学习"达瓦孜"。

"我也许天生与达瓦孜有缘,只要走上大绳,我就浑身舒畅,一天不走,我心里就是说不出来的难受"。烟酒不沾的阿迪力解释当年的"叛逆"时说:"我天生就爱好这个"。阿迪力阿迪力识字不多,见识也不是很广,但他生性聪敏,十分专注。在他20年的达瓦孜生涯中,他几乎每天都上绳训练,在正常的训练时间中,每天在绳上的时间长达8小时。"有媒体报道说我练习时间过长,脚板上有条很深的钢丝痕,其实这有点夸张,但身上还是有很多伤痕的。"阿迪力笑着说,"其实许多练杂技的演员都是如此。"

传统的维吾尔族"达瓦孜",主要是在钢丝绳上进行正走、倒走、蒙眼走表演,工夫全在脚底。阿迪力在刘福生的指导下,不仅继承了自己世家的传统,而且融合了汉族走钢丝的技巧,新创了"绳上骑独轮车"、"头项倒立"等更为惊险的节目。

阿迪力的首次登台演出是198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十周年大庆。当时只有14岁的阿迪力的表演非常成功。"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明白了'达瓦孜'就是我一生的事业",阿迪力说。

险些夭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阿迪力的技艺与日俱增。也许所有英雄都要经历一段磨难,1990 年7月1日,阿迪力19岁生日那天,这只钢丝上的雄鹰险些过早夭折。

在上海首届"中华民族风情艺术节"上,阿迪力在15米高的大绳上表演,由于主绳霉烂,突然在空中断裂。"我当时马上就失去了知觉,后来医生告诉我,身体内有17处骨折。我住院时,当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总理还到医院看了我",回忆这段往事,阿迪力显得非常平静。"当时所有的医生都不允许我再练下去,但是,我如果不练,心里就特别不舒服,还不如去死"。阿迪力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向记者表达了当时的心情。

于是,在阿迪力治疗两个月返回英吉莎后,他又开始有意识进行反复训练。三个月后,他神奇般的走上了大绳。"从那以后,我外出表演的大绳也就变成了钢丝,许多动作因为身体的缘故练不了阿迪力了,但我还是不系保险绳,系保险绳就没有意思了。"阿迪力重复说道。

现在表演一次的收入,相当于小时候表演几十万次。

阿迪力的童年和青年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你也许不会相信,我小时候表演的收入一次只有一元钱。与现在比较,现在一次表演相当那时走几十万次",阿迪力笑着告诉记者。

阿迪力是在英吉沙县杂技团长大的,进入80年代后,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对阿迪力所在的县杂技团也造成了冲击。由阿迪力担任队长的"达瓦孜"表演队曾一度发不出工资。直到1990年,在新疆自治区有关领导的特批下,当时20人的"达瓦孜"表演队全部进入了新疆杂技团。进入新疆杂技团后,"达瓦孜"经历了从走大绳到走钢丝的改革。在露天演出增强了观赏性,还大胆走进室内,登上了剧场的舞台。有了舞美和灯光的烘托,更显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在表演技艺上,阿迪力和大家一起锐意创新,新添了在钢丝上骑独轮车、项碗、叠罗汉、空中跳绳等更高难度的动作。1995年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时,阿迪力的"高空达瓦孜"获得最高奖--"金狮奖",同时还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阿迪力不但在国内,还到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地演出。

今天,社会赋予了阿迪力众多的荣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劳模、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杂技协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我的父亲可以不再怪罪我了,"达瓦孜"艺人只有在新中国才能享受如此高的荣誉",阿迪力深有感触的说。